发布时间:2023-10-19 17:29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3801
一条太浦河串联起苏浙沪三省市,三地地理交汇的原点,河面上一座特殊建筑正拔地而起。
10月中旬,水乡客厅·方厅水院正在加紧施工,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标志性功能场所,也是全国首个地跨三个省级行政区的建筑,今年5月开工,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
“建成后,这里不仅具有慢行交通、人文交流功能,还将是国际论坛与会展和公共服务的场所。”施工现场,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群星说,方厅水院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和功能品质,让老百姓共享跨域滨水空间。
方厅水院火热的建设现场,也是目前长三角示范区的一个典型缩影。离方厅水院约10公里,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未来将强力助推区域高新产业集聚发展。
在长三角示范区成立四周年之际,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看到示范区内产业集聚效应已开始显现,科研院所、医疗资源纷纷落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日新月异。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长三角示范区的核心使命之一,就是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目前,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示范区内聚集。
作为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华为青浦研发中心从落地长三角示范区开始,就一直备受外界瞩目。10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在青浦区金泽镇内的“蓝色珠链”一期项目看到,华为基地已基本成型。
10月16日,上海青浦,华为青浦研发中心100多栋建筑已全部封顶。
记者现场了解到,100多栋华为研发楼宇已全部封顶,幕墙装修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即将进入全面精装修阶段,预计于2024年6月交付使用。
“太快了,去年来这里还是一片工地,转眼马上建好了。”采访现场,记者遇到一名服务华为公司的第三方机构人员,他感叹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的建设速度之快。
青浦区经委副主任董敏告诉记者,2024年6月交付后,届时华为将陆续引进约3.5万名研发人才进驻这个基地。基地总用地面积约24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华为公司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项目之一。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多为三到五层的研发楼宇,包括研发办公楼、实验室、数据中心等科研、办公及配套设施。建成后,这里将承担华为在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庞大的园区内,将通过有轨“小火车”相互联通。
“从产业角度来说,它产生了显著的集聚效应。”董敏说,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企业来青浦落户都是跟着华为,多是华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数据服务、芯片、封装等行业,“这种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也和示范区数字产业规划高度吻合”。
除了华为,还有众多高新产业正加快建设。
10月17日,江苏吴江,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吴江算力调度中心项目正在建设。
在江苏吴江,总投资35亿元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吴江算力调度中心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6月完成项目一期投产。这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组成和示范项目。
承建方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军告诉记者,该项目拟购建110KVA变电站一座,算力调度中心设施一套,机架10000架,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算力1000PFLOPS,算力总调度规模达到5000PFLOPS。
“这个项目将全面提升区域算力能级。”李军说,重点服务的产业包括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金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时延敏感型产业。除了吴江,青浦、嘉善两个项目也正在启动,最终将形成长三角的算力服务集群。
李军表示,通过打通长三角与西部国家枢纽节点之间传输通道,开展算力调度,该项目将进一步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能。
10月16日,上海青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科技创新策源地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引擎,科研院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开发的这套综合能源系统,是专为方厅水院所量身打造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柳剑雄告诉记者,方厅水院将搭载一套基于能源数字孪生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该系统目前已初步建设完毕,接下来将在研究院完成技术验证。
目前,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期项目已在示范区内落成,二期项目也将于本月竣工,将成为示范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柳剑雄介绍的上述综合能源系统,包括了屋顶光伏、氢能、生物质能,以及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的集成和供应。
“这些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串联起来并进行集成运营和管理。未来,这个系统将在工业园区和企业,商业综合体,数据中心等场景实现落地。”柳剑雄说。
柳剑雄表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项目通过近零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更新改造三类典型,实景示范展示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将成为示范区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平台,为示范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创新策源能力。
“我们构建了一个目前全球最大的组分中药的组分库,有6万多个中药组分,还搭建了一套自主研发的组分分析、筛选及智能评价的平台,能够弄清楚每个组分的具体作用,及其与中医理论的关联。“浙大未来健康实验室主任助理廖杰说。
位于浙江嘉善的祥符荡科创绿谷研发总部是示范区重大科创及产业转化平台,目前汇聚了一批院士领衔的国内外顶尖研发团队。浙大未来健康实验室由张伯礼院士领衔,围绕智慧生态、核酸健康、系统免疫、未来中医药等开展研究。
10月17日,浙江嘉善,浙大未来健康实验室。
廖杰说,该实验室正在构建中药功效实体库与新药发现知识库,努力实现从实验室研制到规模化生产跨平台迁移,还在进行成药性快速测评与新药优化设计一体化融合技术、中药国际注册的关键技术等研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将为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实验室将支撑中药新药设计发展需求,打造新药发现国家战略资源库。”廖杰称,这也是该实验室的重点攻关任务。
10月17日,浙江嘉善,浙大未来健康实验室,开展未来中医药等相关研究。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这里距离江苏地界只有两三公里,已经有不少昆山居民来求诊,以前他们要去上海市区或苏州市区,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部分医疗需求。”10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分院执行院长朱晓勇说。
10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分院门诊大厅。
作为示范区内首家三级妇产科专科医院,该院9月底正式运行,标志着长三角地区妇幼保健工作迎来新的里程碑。医院核定床位500张,已开设围产医学、妇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乳腺科、宫颈科等门诊。
朱晓勇告诉记者,最近,医院每天有150-180人次门诊量,各项服务正陆续开展,10月底产房将正式启用,届时将服务大量长三角区域的孕产妇。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轨道上的长三角”也迎来新进展。上海示范区线目前已新获批5个标段的施工许可证,正全面施工建设。
“咚、咚、咚”,在示范区线青浦新城站,工人们在进行盾构预制拼装。该站位于青浦区盈港东路与外青松公路交叉口北侧,为地下三层三岛四线车站,与规划嘉青松金线共站,与已运营上海地铁17号线通道换乘。
10月16日,上海青浦,示范区线青浦新城站正在施工。
青浦新城站是示范区线的一个站点,示范区线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门户线,也是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途经虹桥商务区、青浦新城、朱家角古镇、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等示范区的重要功能区。
沪苏嘉城际铁路将串联起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
“目前,示范区线新拿到了西岑站、朱家角站、芳乐路站、水乡客厅站到西岑站区间、西岑站到朱家角站区间这5个标段的施工许可证,正在抓紧开工建设。”上海申铁示范区线青浦新城站负责人周炜告诉记者。
周炜表示,一方面,示范区线将构建起连接上海主城区、青浦新城与嘉善、吴江等地的快速骨架交通。
另一方面,沪苏嘉城际铁路2028年建成投用后,原本薄弱的两省一市交界地区将转变为枢纽节点,进一步增强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实现长三角交通出行的“同城化”。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